2025年4月2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与心理学系党委书记刘甡率师生代表团四十余人访问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并举办“弦歌相和校际联辉”师生对话暨联合党日活动,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师生代表四十余人参加活动。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跃华、国际关系学院—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双聘教授石斌、国际关系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毛维准、学生党支部书记赵娟出席活动。活动由毛维准主持。
张晓京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访问团队致辞。张晓京用叁个关键词指出此次来访的意义,第一是“学术共同体”,两校两院学源深远、学脉交迭,共同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第二是“回到现场”,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人大来访团选择访问南京这座“历史现场”重镇,开展现场学习。第叁是“共谋发展”,同兄弟院校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进步。

李跃华代表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致欢迎辞。李跃华讲述了曾担任南京大学校长和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的郭影秋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南京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之间源远流长的深厚渊源。接着,他介绍了南京大学中美中心和中德法学研究所等世界知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及江苏的外向型经济,这些为两院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潜在支撑和研究沃土。他期望未来两院在师资建设、学科交流与学生培养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

随后,石斌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爱国血脉》为题讲授主题党课。他聚焦抗战主题,通过详实数据与历史事实,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十四年抗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与重大贡献。他深入剖析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将其概括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以及共同体意识,强调这是新时代激励中华儿女战胜风险挑战、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两校师生开展深入互动交流,双方围绕城市感受、学校印象、支部活动、校园生活、成长就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氛围热切友好。
两校师生还共同参观了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和仙林校区的校园环境,进一步深入全面地了解了南京大学悠久办学历程和南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此次联合党日活动以历史为纽带,以学术为桥梁,通过红色教育筑牢了师生爱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未来,双方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赓续精神血脉,在学科交叉创新、资源共享共建中培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