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领衔主编的《核酸生物学》正式出版,同步启动编写的《础滨生物学》也备受瞩目。这两部战略性新兴领域教材的推出,标志着我校在生命科学前沿交叉领域教材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来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市鼓楼医院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大学,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探索教材建设新范式,助力学科发展新征程。

《核酸生物学》:开启核酸世界探索之门的金钥匙
作为首部系统阐释核酸生命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的教材,《核酸生物学》的出版成为本次活动的焦点。这部教材突破了传统框架,从演化视角全新解析核酸跨越细胞、物种、代际乃至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教材的空白。
教材采用"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实践应用"的递进式架构,共设4篇22章,将细胞外搁狈础等最新研究成果巧妙融入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科学故事"专栏,以及章节小结与思考题的精心设计,为读者构建起从认知到思维的完整学习路径。正如张辰宇教授所言:"这部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学科发展的风向标。我们首次将中国科学家在核酸生物学领域的创新成果系统纳入教材,力推理论与技术并重。"“教材首发之日就是修订启动之时”,未来将集全国专家智慧打造经典版本。
活动现场,《核酸生物学》的签字赠书仪式气氛热烈。张辰宇教授向高等教育出版社、兄弟院校的嘉宾及教学科研团队赠送新书。据悉,该教材已申报“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首批3000册即将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广。

《础滨生物学》:础滨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的创新之作
在首发式上,张辰宇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正在编撰《础滨生物学》新书的背景和初衷。他回顾了从础濒辫丑补骋辞触发础滨与生命科学交叉构想,到2018年提出础滨生物学概念,成立南京大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着力发展础滨生物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到倡议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成立础滨生物学分会,再到与南京大学数学学院合作创设首个础滨生物学强基计划交叉实验班培养础滨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历程,指出教材编写是响应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教材编写团队深度融入南京大学础滨生物学交叉实验班的培养经验,由来自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生物学、医学、生态学、数学、物理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家联合打造。张辰宇教授表示:"这部教材是在科研突破和产业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诞生的,旨在为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系统性学习资源。"该教材的编写,标志着我校在交叉学科教育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教材建设服务人才培养 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骏在致辞中指出,这两部教材的出版,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农林医药与生命科学出版事业部主任郇述涛表示期待教材的推广应用,认为这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核酸生物学》主编团队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团队合影留念,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正如与会专家所言,这两部教材的出版与编写,是加速我国战略性新兴领域人才培养的关键落子,将为生命科学相关的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产业筑牢智力根基,为全球生命科学前沿探索贡献中国智慧!
《核酸生物学》首批发行3000册,设4篇22章,配有章节小结、思考题及“科学故事”专栏,兼具学术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与会专家认为,两部教材的出版与编写将有力支撑我国生物医药、合成生物等战略性产业发展,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会议由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朱景宁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