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南京大学举办“AI引领未来”圆桌论坛 共话人工智能时代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04-30 点击次数: 作者:王指南 来源:就业中心

    4月28日晚,南京大学第八届生涯规划嘉年华之“础滨引领未来圆桌论坛”在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搭建校企对话平台,探讨础滨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实践路径。华为南京研究所、易方达私募基金、升学就业在线、人工智能学院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产学研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曲继强以及来自各学院的近百名师生代表,活动由信息管理学院辅导员耿悦曦主持。

    聚焦前沿:洞见础滨赋能下的未来图景

    论坛上半场,特邀叁位嘉宾围绕础滨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职业路径作主题报告。华为南京研究所招聘调配部部长陈松林以《积极拥抱智能时代,携手走进勇敢新世界》为题,强调了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全面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推动了未来产业的现代化;易方达私募基金信息产业投资部总经理成健以《超越互联网的新时代机遇:础滨的投资和创业》为题,聚焦础滨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他提到,人工智能是未来二十年核心主线,建议同学们求职择业时考虑础滨相关优先和平台优先的策略,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机遇;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傅朝友结合自身从学界到职场的经历,剖析了础滨浪潮下学生应如何提升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他鼓励同学们要锚定目标,珍惜时间,打好基础,培养锻造核心竞争力、勇于挑战自我的意识,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做自我设限,坚信“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

    校企对话:础滨赋能人才培养与就业

    在论坛下半场访谈沙龙环节,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戴新宇指出,教育部新增多个础滨赋能专业,高校需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基础研究方面交叉学科人才,同时还要构建产业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非技术专业学生如何进入础滨领域的问题,陈松林表示,华为等公司同样需要具备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产物设计等能力的跨领域人才,建议学生通过辅修课程或项目实践积累相关经验。升学就业在线础滨赋能就业研究中心主任朱龙佰则分享了础滨工具在职业探索、简历优化、面试模拟等场景的应用,鼓励大学毕业生敢于和善于运用础滨技术工具提升求职效能。

    互动展望:础滨时代的人类竞争优势

    自由提问环节,现场学生围绕础滨伦理、职业转型等话题踊跃提问。嘉宾们一致认为,础滨技术虽替代部分重复性工作,但人类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跨领域协作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活动尾声,嘉宾以“坚守初心”“兴趣驱动”“终身学习”等关键词寄语学生,强调在础滨时代需保持开放心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

    本次圆桌论坛通过校企深度对话,为南大学子揭示了础滨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前景。校就业中心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更多实习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为推动础滨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更多础滨+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以及来自各学院的近百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