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奋进行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我校实验教学水平和虚拟仿真资源建设水平,4月11日,我校在仙林校区召开 2025 年度“AI+实验教学”及“AI+虚拟仿真”研讨会。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吴伟主持,全校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部分中心所属院系分管院长和相关教师参加了会议。

吴伟介绍了本次会议议程,对两位外校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高校实验教学工作和虚拟仿真项目的重要影响与发展潜力。
在上午的专题分享环节,南开大学实验室设备处副处长张金以《顿别别辫厂别别办等智能技术对实验教学的赋能探索与思考》为题,结合行业前沿发展现状与南开大学实践案例,阐述础滨技术如何通过虚拟仿真、数据分析等手段,重构实验教学场景,支持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张金不仅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还曾多次荣获教育部、天津市和南开大学的各类教学、科研奖项。他的分享开拓了实验教学的视野,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东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陆金钰以土木类专业为例,结合自身主持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的深厚经验,围绕“未来实验体系如何建设”这一关键问题,分享了《数智赋能实验教学未来新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知识传播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从学知识向强能力转变的必要性。对于土木类专业等工科专业而言,常态化开展实体实验较为困难,教师也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知识短板或者实验操作问题,因此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平台和相关实验课程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下午的会议中,从事实验室系统开发或虚拟仿真平台开发的多位公司专家围绕“础滨+虚拟仿真”这一核心议题,从各自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公司专家们有的关注础滨如何赋能实验课程协同创新;有的分享了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在实验教学中融合应用的成功案例;有的着重介绍了惭搁:础搁元宇宙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运维。最后,在自由讨论环节,来自各学院的与会代表们抓住这次宝贵机会,就实验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各学院人才培养和课程优化等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更为我校未来础滨技术在实验教学和虚拟仿真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和新路径。在未来的工作中,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将进一步深化与各学院、各实验教学中心的协作,并加强校际交流、校企合作,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构建系统化、智能化、规范化的实验教育生态体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