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经纬非遗·青年视界|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开展宜兴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2 点击次数: 作者:李妮娜 吴张越 摄影:李紫澍、王婧瑜、谢忆雯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

    2025年3月9日,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经纬非遗·青年视界”主题研学活动在江苏宜兴拉开帷幕。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李跃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赵光锐、国际关系学院辅导员赵娟带领学生来到宜兴丁蜀镇,探寻非遗文化,感悟千年文脉,开启了一场集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2F811

    上午:东坡书院探古韵,南街亲手悟非遗

    活动首站为东坡书院。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漫步于青砖黛瓦间,聆听东坡先生与宜兴的渊源故事,感受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胸怀与治学精神。书院内珍藏的历代碑刻、文献典籍生动展现了江南文化底蕴。

    丁蜀镇蜀山社区周明书记给同学们介绍了丁蜀镇镇名的由来,以及苏东坡与丁蜀镇的故事。他以紫砂壶为切入点,介绍了宜兴的悠久历史与人文传统,让同学们对宜兴的文脉传承和非遗文化有了宏观的了解。

    36228

    在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引领下,同学们有序走进古色古香的陶艺工坊,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之旅。紫砂工艺大师亲临示范,将紫砂泥塑造成茶杯雏形,一边示范拉坯、利坯等工序,一边向同学们传授紫砂艺人“器物载道”的工匠精神。在实践环节,同学们围坐在工作台前,每个环节都凝聚着耐心与专注。这场特别的劳动实践课,让同学们通过紫砂器皿的手工制作,深刻体悟到中华传统技艺中“技近乎道”的匠心之美。

    下午:党建引领聚合力,非遗传承谱新篇

    午后,活动移至蜀山古南街,由国际关系学院和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南韵研学,蜀韵春秋”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发布仪式在此举行。李跃华书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学活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二个结合”,现场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此次校地合作,希望以理论促基层党建,以社会“大课堂”促思政“小课堂”,达成校地共赢合作。他指出,宜兴作为中国大学校长之乡,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此次和丁蜀镇的合作交流,将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也是对同学们开展劳育、美育和德育的现场教育。

    14BE4

    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情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李跃华书记表示,学院将以基地为平台,深化校地合作,带领同学们用脚步感受中国,用眼界和劳动体验中华文化,建设认识国情的第二课堂。

    仪式中还举行了赠书仪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毛国强向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赠送了《蜀麓风流:古南街口述史》一书。该书通过老街居民的亲历讲述,记录古南街百年变迁,为非遗保护提供鲜活样本。

    1F071

    活动的最后,师生们来到陶二厂,观赏了艺术文化,感受了传统陶艺文化为支撑的现代市井繁荣。此次活动以大思政课为引领,将美育融入山水之间,德育扎根文化土壤,劳育贯穿实践全程,真正做到了“行走的课堂”。

    48862

    从东坡书院的墨香到蜀山古南街的匠气,从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到党建引领的治理探索,本次研学不仅让学生们零距离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更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文化使命。未来,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将继续搭建校企地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实践育人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