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以青春创意赋能文化传承

    南京大学团委举办“春风雅集”游园会

    发布时间:2025-03-19 点击次数: 作者:团委:孙筱雅 陈哲郡 来源:机关单位在奋进

    2025年3月16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香雪海迎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由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春风雅集”游园会,以35个文化展台、13场国风展演及多项非遗互动体验,带来一场“可游、可赏、可玩”的文化盛宴,在移步换景的苏式园林中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场域,织就一幅“春景可赏、非遗可触、文脉可感”的文化长卷,于南雍校园赓续千年文脉,厚植文化自信,展示南大学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青年担当。

    雅集胜景:古韵今章的游园之旅

    本届游园会以 “琉璃花瓣” 为文化信物巧妙串联起古今体验,以古风 NPC 面对面互动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一言一行皆含古韵风华,一举一动尽显文化肌理。游园会还匠心独运地划分出三大主题区域,每个区域特色鲜明、交相辉映,为整场活动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与趣味性。

    在社团风采区,国学社的诗词华容道妙趣横生,参与者在游戏中感受诗词魅力;围棋社的纹枰对弈引人入胜,展现古老棋艺的智慧光芒;南韵汉服社的服饰美学展演美轮美奂,将藏于典籍的汉服之美生动呈现。近二十个社团各展所长,大放异彩。典故互动区另辟蹊径,把传统文化、经典故事巧妙转化为 “五彩补天”“后羿射日” 等趣味文化体验,让典籍中的文字跃动起来,鲜活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手作体验区则宛如一座非遗传承的教学工坊,绒花制作、方山裱画等传统技艺,借助 “手作+科普” 模式,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从古老走向青春,从典籍走入现实。

    水榭华章:国风雅韵的视听交响

    天然水榭舞台化作一方艺术的璀璨天地,为大家呈现一场包含叁大篇章的艺术盛宴。13场国风表演形式多样,全方位展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

    舞台展演分为古韵缘起、匠心承续、雅韵新风叁个篇章,校园十大歌星倾情献唱,各大社团各显神通,舞蹈团、民乐团与武术队大展风采。民乐团笛声破晓,《春到湘江》清音唤醒香雪海;古琴社七弦震颤,《醉渔唱晚》晕开一池月影。十大歌星孟嘉琪以空灵嗓音诠释《云何住》,陈毅戏腔一出,《牵丝戏》惊破春光。武术队《春风武韵》刚柔并济展中华武魂;集庆会馆老生花脸对垒,《淮河营》铁骨铮铮碰撞《借东风》智谋韬略;永遇乐相声社《打油诗》妙解汉字玄机,千年语言艺术迸发青春笑声。九歌国风音乐社与长歌行配音社跨界碰撞,广播剧贰顿《照柳》声绘柳絮纷飞之境;周彤《叁寸天堂》、殷瑞《燕归巢》以流行唱法重构古典情愫;林泉钢琴社长笛与钢琴共舞《梁祝》,化蝶旋律打破中西音乐壁垒;舞蹈团《喜上枝头》水袖翻卷间再现东方美学盛宴。南大青年学生以多元艺术表达,让传统文化基因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出别样光彩。

    沉浸育人:文化传承的青春印记

    这场 “春风雅集” 游园会,无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春解码,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温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者与接续者。

    “这次游园会像一座桥梁”,文学院李同学表示,“我们在亲手制作绒花时触摸到工匠精神,在天然水榭欣赏剧目时感受到传统的生命力。”正如活动策划王同学所言:“我们不仅要在博物馆里体悟历史,还要在参与中理解,在创造中传承,让千年文脉真正流淌在青春的血脉里。”

    本次活动通过“场景营造串联古今、创意体验赋能传统、多元展演传承经典”生动诠释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高校担当,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让千年文脉在青年探索中焕发新生。

    当最后一缕暮色晕染香雪海的飞檐,这场对于文化传承的青春实践,已在南大学子心中播下生生不息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