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关爱·赋能·增效

    新学期心理育人助推辅导员共奋进

    发布时间:2025-03-11 点击次数: 作者:成雪峰,罗小男 摄影:尹筱媛 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3月7日上午,心理中心在仙林校区召开新学期心理育人工作交流会暨优秀心理健康工作室及心理育人先进个人颁奖典礼,近30位获奖的学院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心理中心为9个荣获“2023-2024年度南京大学优秀心理健康工作室”称号的集体颁发了奖牌和证书,为荣获“2023-2024年度南京大学心理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和提名奖的25名辅导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并为每一位获奖的辅导员赠送《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手册》《辅导员深度辅导的谈心谈话技术》《辅导员团体辅导工作技能》叁本相关书籍作为奖品。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本次获奖的学院和个人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以五育为载体,紧扣当前学生心理需求,深入“叁室一厅”开展谈心谈话、素质拓展、团体辅导和危机干预等活动,积极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品牌,多维度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有效维护了校园和谐稳定,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在交流讨论环节,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佘卉、新生学院开甲书院学工办主任唐赟、软件学院辅导员黄蕾、工程管理学院辅导员李晓智、环境学院辅导员缑文彤等代表,分享了各自开展心育工作的特色做法和先进经验,引起现场各位老师的强烈共鸣。

    活动最后,心理中心主任陈昌凯作总结发言。他对获奖单位和个人,以及所有奋战在育人一线的学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热心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为更好地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心理中心新学期将重点推进叁项计划:一是关爱计划,通过开设“辅导员暖心站”“减压互助小组”等方式,关心关爱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二是赋能计划,组织心理中心专职教师深入各学院,以研讨小组的方式面对面开展学习分享、案例督导和技能演练,手把手帮助辅导员提升职业胜任力;叁是增效计划,持续优化南京大学心理服务平台,推出操作化手册,建立健全系统化信息报送和反馈机制,方便辅导员们更高效地了解当前学生心理动态,做好“一生一档一策”跟进工作。

    3月7日下午,由心理中心罗小男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期 “欢乐解压,赋能心理”学习小组研讨活动,环境学院、生命科学院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参与。这也是党委学工部和心理中心落实辅导员关心关爱计划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将各学院组成各个不同的小组,心理中心专职教师更多以小规模、重深度的团体辅导方式,将辅导员的关心关爱工作做深做实,让每位辅导员切身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本次学习小组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辅导员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分享工作中的苦与乐,互相共情与倾听,彼此提供情感支持,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罗小男带领辅导员们通过放松冥想、舞动等艺术形式,让辅导员们放松身心,与内心对话,觉察情绪,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第二部分辅导员们对一个比较典型的学业困难的案例,积极主动思考,踊跃分享自己的有效破题方法。罗小男带领辅导员们对学业困难的案例谈心谈话思路重新进行了梳理与研讨,并重点讲解了如何识别抑郁症和微笑抑郁症,在放松之余,更多赋能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从而进一步减少工作难度带来的压力。

    参与的辅导员们一致认为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放松了身心,又通过认真剖析案例关键点,实实在在的学习到了谈心谈话思路和技巧,受益匪浅。本次活动也是真正地把关爱计划落在实处,转化为辅导员奋进力量;把赋能计划送到心里,转化为辅导员行动指南;把增效计划提到日程,转化为辅导员工作效能。

    新学期,心理中心和党委学工部将继续持续推进“奋进行动”,坚持改革攻坚克难,携手各学院的各类型育人队伍,以关爱、赋能、增效为核心,让心理育人工作落地见效,持续为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