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实施“奋进行动”研究生教育创新提质行动方案,打造“最具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教育,2月19日上午,研究生院在仙林校区组织召开学科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座谈会。研究生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环境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八个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代表进行交流。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仇鹏飞主持。

研究生院副院长吴晓曼介绍了我校跨学科项目的发展现状,并鼓励博士生们从学院课程设置、参与跨学科课题、导师组指导、参加学术讲座等方面分享他们的学习和科研体会。吴晓曼结合跨学科项目设立的初衷,梳理了当前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重点内容。她鼓励博士生们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争取更多科研资源。
仇鹏飞详细介绍了我校跨学科博士生项目的设立背景、发展历程、项目特色和培养目标等。他指出,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校近年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积极回应。通过召开此次座谈会,希望能从与会博士生代表的反馈中获得项目实施的宝贵意见,有助于我校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仇鹏飞建议各位博士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取外界信息和资源,与导师保持有效沟通。后续,研究生院会多轮次召开学生座谈会,不断从学生视角汲取意见和建议,优化我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学工部副部长李宁结合学生管理工作,指出我校已开展的跨学科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对推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并从中汲取经验与灵感。
在座谈环节,与会博士生代表结合各自的科研经历分享了学科交叉培养的亲身感受。部分学生提到,学科交叉培养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知识体系、开阔的科研视野和更为广泛的资源平台,使他们在科研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在推动科研项目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也有部分同学提出了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例如适应不同学科的课程难度和各学科间评价体系差异等问题。与会博士生建议学校在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丰富讲座报告内容的同时,还应加强为跨学科博士生搭建更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领域的思想碰撞与合作。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生院的老师们逐一进行了答复,并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此次座谈会为我校学科交叉博士生培养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管理部门与博士生培养对象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未来,我校将继续细化项目实施要求与措施,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上的多学科优势,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