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一个人的战斗,接力长跑则是一群人的梦想。4月13日,2025南京·高校百公里接力赛活力开跑,全国33所高校同场竞技,现场青春热血激荡。
【2025南京·高校百公里接力赛今早活力开跑】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黎明说:“每个人跑10公里,10个人共同完成100公里长跑,这项高难度的挑战,吸引了全国33所高校300多名学子组团来到南京参赛。这也是高校百公里接力赛办赛以来,参赛队伍数量最多的一次。”

早上八点,随着发令枪响起,每所高校的两位队员作为第一棒选手,从南京江宁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出发。他们相互配合、奋力拼搏,当两人全部完成10公里跑后,把佩挂在肩上的学校绶带为交接信物,交给下一棒的两位队员。最终,由五组、10个人共同完成这场100公里的超级挑战。第一次参赛的浙江大学队一马当先,以33分钟的优异成绩交接了第一棒。

浙江大学参赛队员王魁良说:“这跟我曾经参加的一些个人的比赛感受完全不同,需要跟队友间的配合,精确控制配速。”

浙江大学参赛队员吴瑞杰说:“比赛传递了一个信息,在团队合作当中,一个人快不是真的快,团队快才是真的。”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黎明问两位队员:“分享一下奔跑在路上的感觉。”
王魁良说:“强风吹拂。”
吴瑞杰说:“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本次比赛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33所高校同场竞技,304名参赛队员中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生、博士,这是一场荣誉之战,也是人生之旅。

北京大学参赛队员邢雨菡说:“我觉得自己可能要跑不动,速度越掉越慢的时候,想一想后面还有我的队友在等我,以及现在在赛场上还有一个和我一同奔跑的队友,这个时候就能再咬牙顶一顶,再快一些。”

重庆大学参赛队员郝传鹏说:“跑步的话不需要天赋。大家跑了,脚知道,身体会知道。接力赛更能够体现一个团队的荣誉感,每个绶带凝结了我们所有队员的汗水,全力以赴去把我最好的一个状态不遗余力去贡献给这个团队。”

【公益创新“为爱奔跑” 关注“蝴蝶宝贝”罕见病患者】
历经六年五届磨砺的南京·高校百公里接力赛,不仅有热血沸腾的青春接力,还有传递温暖的公益跑。400名大众选手参与到10公里公益跑当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升社会各界对“蝴蝶宝贝”——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一罕见病患者群体的关注。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当皮肤受到轻微外伤或摩擦后就会出现破损、水疱或大疱改变,这种病的患儿的皮肤像蝴蝶翅膀般脆弱,所以他们被称为“蝴蝶宝贝”。

南京·高校百公里接力赛主办方负责人陈曦说:“我们发起了‘一棒南百 一棒爱’公益行动。那么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接力,我们大赛组委会也要捐出一笔公益金,帮助到‘蝴蝶宝贝’患儿和他们的家庭。”
经过激烈的角逐,兰州交通大学以3小时1分59秒斩获2025南京·高校百公里接力赛冠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分别获得赛事亚军和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