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料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南京大学举办“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4-25 点击次数: 作者:郑昱 摄影:王晶 来源:本科生院

    4月23日下午,南京大学“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仙林校区举行。本次会议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主题。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和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高级教研员李琰辉做专题报告,校内相关学院和教师代表做经验分享。

    陆现彩指出,人才培养是南京大学的立校之本,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也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传统。当前,我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机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我国高等教育怎么样引领世界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路线图,其中,本科人才培养是基础,而最关键的环节在教师队伍。对照高远的目标,高校教师肩负历史责任,特别是对头部高校的教师如何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提出了现实要求。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急剧变化的宏观形势,世界大学演变和高等教育中心迁移的背后,体现出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功能的改变。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强调,一是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教师以德施教;二是要推动科教融合,构建师生成长与创新共同体;叁是要深化数智赋能,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四是要深化教师教学评估体系改革,提升本科教学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孙华以《在数智时代重塑高等教育、推动教师发展——北京大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谈起,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业评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国内外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定位和着名高校的特色化项目,并分享了近年来北京大学在础滨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

    李琰辉以《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案例》为题,介绍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事业的现状与挑战,分享了几所在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的高校案例,并对今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学院代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张俊翔教授以《新时代外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探索》为题,介绍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经验。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弘扬优良师风,传承名师典范,合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团队;重视教学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推进教学研究,推动教研相长,积极开展外语专业教学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发展观念,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代表、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孙乐强教授以《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为题,指出青年教师要从四方面着手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一是要在教学方面下功夫,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利用国家、学校搭建的各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竞赛平台,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二是不断提升科研竞争力,将科研实力转化成教学优势,稳步前行;叁是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四是要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方面守住底线,严于律己,做到踏实勤恳,德才兼备。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王骏院长在总结中强调在人工智能赋能的新形势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每位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作为自己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国家需要,与时俱进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进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成伯清主持。本科生院、党委教师工作部和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省部级教学名师及团队负责人、各学院和公共教学单位本科教学负责人、教学秘书和教务员参加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