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南京大学“南雍地学大讲堂”第一期暨“仙林论坛”第二十一期学术报告会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共山楼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叁世界科学院院士朱日祥研究员围绕“多圈层相互作用驱动的油气形成与富集理论”主题作学术报告。陈骏院士、沉树忠院士、杨经绥院士,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等出席论坛,报告会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天宇教授主持。校内外300余名师生学者参加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报告会上,陆现彩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朱日祥院士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诚挚感谢朱日祥院士长期以来对南京大学的关心和指导。朱日祥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十七届常务委员会主任、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主任等,不仅是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大师,还是为地学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建设的重要贡献者。

朱日祥院士的报告从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能源结构切入,回顾了我国油气勘探的发展历程,强调了油气作为全球能源主体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多圈层相互作用驱动油气形成富集”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框架体系,认识油气形成富集规律,在关注地球表层的同时也要关注地球深部过程。圈层相互作用的本质是跨圈层的物质能量循环,特别是碳-氢-氧-硫循环对地球气候环境与油气资源形成富集至关重要。朱日祥院士的理论为揭示地球系统与油气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和油气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探寻油气资源新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
朱日祥院士强调,资源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不断创新,面向深地、深海主战场不断突破。他鼓励在场师生,特别是青年学者,要时刻聚焦国际能源研究前沿领域,积极拓展知识边界,勇于创新与挑战,开辟以氢气为代表的资源能源新疆域,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发展、民族兴盛密切结合,为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不断努力奋斗。

朱日祥院士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丰富,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积极提问和热烈讨论。报告结束后,朱日祥院士与师生们就油气形成与勘探创新、气候系统和大洋环流与油气富集的关系、鄂霍茨克海盆的研究前景等问题,以及地学系统科学的研究范式革新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师生们的视野。


报告会上,陈骏院士为朱日祥院士颁发“仙林论坛讲座嘉宾”证书,沉树忠院士为朱日祥院士颁发“南雍地学大讲堂嘉宾”证书,感谢他为我校师生带来的精彩报告以及长期以来学院的关心和指导。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